跳到主要內容

相對強弱勢指標介紹

相對強弱勢指標介紹


相對強弱勢指標的計算方式非常簡單,如果要算出某支個股股價的漲跌,相對於大盤指數的漲跌,究竟孰大孰小孰強孰弱,只要將該股每日的收盤價,除以當日加權指數的收盤指數即可,將這兩個數字相處所得到的比例,與加權指數一起畫在同1個圖上,即可得知該個股的走勢相對於大盤指數是強是弱;若較大盤為強,則可提高該股持股比例,若是較大盤為弱,則減低該股的持股比例。相對強勢的觀念參閱下圖,即可一目了然。

相對強勢指標=個股收盤價/加權指數

下圖即為相對強弱勢指標圖,圖中分上中下3個部份,先看最上面的圖,圖中有兩條線,黑線是奇美電的股價日線圖,紅線為加權指數日線圖,亦即是相對強弱勢公式的分子與分母部份。中間的圖就是「相對強弱勢指標」本身,即個股收盤價除以指數所得到的值。 

圖中的期間一,大盤指數在跌,但奇美電股價沒有下跌,所以強弱勢指標趨勢向上,其間二,大盤指數在漲,奇美電子股價漲幅更大,所以指標趨勢也向上。這兩種情形都叫做「相對強勢」,也就是「漲得比大盤多,跌得比大盤少」。而在其間三,大盤在上漲,奇美電漲幅比較小,在期間四,大盤在跌,奇美電跌得更重。這兩種情形都叫做「相對弱勢」,也就是「漲得比大盤少,跌得比大盤多」。 

從上面一段說明可知,當相對強弱勢指標向上時,表示如果指數在上漲,則該個股漲幅大於指數漲幅;若是指數下跌時,則該個股的跌幅小於指數跌幅,甚至該個股不但沒有下跌反而是上漲的。這種情形表示該個股股價表現是「相對強勢」的,也可以說是「擊敗指數」的。 
當相對強弱勢指標向下時,表示如果指數在上漲,則該個股的漲幅小於指數,甚至該個股不但沒有漲反而下跌;若是指數在下跌時,則該個股的跌幅大於指數的跌幅。這種情形表示該個股股價表現是「相對弱勢」的,也可以說是「被指數擊敗」的。


附加檔案 
RELA1.GIF
因此,相對強弱勢指標包含相對強勢與相對弱勢兩部份。注意這個「相對」兩個字,它指的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因為強勢股的意義,不是指股價一定要漲才是強勢股,如果其他股票大漲,而某一股票只小漲,但它顯然不是強勢股,而是「相對」弱勢股。又如當其他股票大跌時,某一股票只小跌,那它顯然不是弱勢股,而是「相對」強勢股。也就是要互有比較才能決定相對強弱。

圖中的最下面部份是相對成交值比。也就是將個股每日成交值除以大盤當日總成交值,所得到的比值,該數值越大,表示量愈集中在該股,該股票是交易熱門股,該數值越小,表示該股不為市場注意,是冷門股。這個數字在觀念上,其實可以把它當作是「量的相對強弱勢指標」。

雖然相對強弱勢指標可以用來觀察個股相對於大盤指數強弱的變化軌跡,而得知該個股能否擊敗指數。然而這還不是相對強弱勢指標的最大用途,它最大功能不是用來觀察「個股」的股價強弱勢,而是用來觀察「類股」的股價強弱勢。也就是說它可以告訴妳任何1種投資組合可不可能擊敗指數。

例如你可能想知道,投資「液晶面板股」的績效如何?此時你可以先找出包括友達、華映、奇美、彩晶等4支股票,當作一個投資組合,接著去算出此一投資組合每一支股票的漲跌幅,將同一天的漲跌幅算出平均值,再加以累乘,所得到的時間數列值,即為此一投資組合的股價趨勢,將之除以同期間的加權指數,即為該投資組合的相對強弱勢指標。

下圖就是這4支股票的相對強弱勢圖,時間顯示在右上角。我們可以看到這4支面板股波動幅度非常大,在2001年底4支面板股的股價大漲,但次年即大幅下跌,03年到04年也有1波反彈,04年之後股價就江河日下。從最下面成交值的比重,我們也可以看出,第一次最強的漲幅時成交量沒有放大,表示籌碼還是非常安定,但是在03、04年成交量大幅擴增,此後籌碼已經趨於凌亂。如果整體觀察這6年時間的面板股的股價表現,大盤指數從100成長到159.3,面板類股從10成長到116.9,股價表現要比大盤差46.36%。

說明至此,讀者大概已經可以了解相對強弱勢指標的重要性及其實用性。在共同基金最重要的投資操作觀念--「擊敗指數」上,我們已明確找到1個具體可行而且合乎投資觀念的計算方式。這個方法讓抽象的觀念得以具象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檢定「任何」1種投資組合,只要你覺得具備某種特殊性質的個別股票,都可以當作是一類股票,來檢定其股價表現是否有擊敗指數。

附加檔案 
RELA2.GIF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AO ( MA-osc )指標介紹

修正OBV指標介紹-----預測長期籌碼趨勢的指標

乖離率介紹-----河流圖的基礎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