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illiam的經濟學教室(1-8)

william的經濟學教室(1-8) 

先說明一下,這一系列的經濟學教室是我在大約十年前寫的文章。
經濟學教室(1)-----緣起

由於我本人在大學以及研究所唸的都是經濟,畢業之後工作至今也有二十餘年,對經濟理論與實際經濟現象之間的體會略有心得,所以乾脆就開個「經濟學教室」,利用基礎的經濟學理論,談談一些總體經濟方面的問題,我們會先談經濟的基本理論,然後再將這些理論與經濟現實互相結合,來解釋當前的一些經濟現象,最後當然就是要預測未來的經濟前景。

今天我們就來談經濟學教室的第一課,有關物價的問題。物價是經濟學所探討的1個非常重要的經濟變數,講解價格變化的最基本理論是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所以一般我們又把個體經濟學稱為價格理論(Price Theory)。而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所探討的重心是在國民所得的變化,所以一般我們又把總體經濟學稱為所得理論(Income Theory)。

除了上述的分野之外,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所談論的「價格」,還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個體經濟學討論消費者如何在兩個不同的商品之間,因為兩者價格不同而引起消費行為的改變,所以探討的是「相對價格」。而總體經濟學探討的是,在1個固定的價格水準(稱為基期價格)下,國民所得如何成長變化,所以探討的是「絕對價格」。話雖如此,其實在經濟學裏面並沒有真正的絕對價格,都是相對價格,總體經濟所談的絕對價格,實在是「相對於貨幣購買力」的相對價格。

1970(民國60)年代,全球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第一次是在1973-74年,第2次是在1978-1979年,石油輸出國家無預警的大幅提高油價,導致生產成本全面提高,形成了席捲全球的通貨膨脹,這兩次石油危機,全球各國無一倖免。

我在這10年當中剛好處於國中到大學的階段,記得國中2年級的時候,曾經發生了1件非常奇怪的事情,由於物價在短期內大幅上漲,導致通貨中的硬幣其金屬成份的實際價值竟然高於其面值,結果許多硬幣竟然被拿去非法熔鑄成為金屬,導致硬幣在極短期間之內大幅消失不見。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到學校福利社買個3元的東西,拿10塊錢給他找,店家竟然找給你1張紙,上頭寫著7元,還有蓋上他們的店章。你不拿又不行,他真的沒有零錢可以找給你,拿到這張紙,你除了下一次再來這裏消費之外,哪裏也不能去買。印象中這個混亂時期幾乎長達一個月。

在我接受經濟學訓練的那一段期間,基本上全世界物價是處於持續上漲的狀態,所以在觀念當中物價持續上漲是正常的現象,雖然教科書裏有提到所謂的「貨幣的流動性陷阱」所引發的物價下跌情形,但是幾乎從來沒有真正發生過,所以在那時也無從去體會起。

在經濟學教科書裏有1個名詞必須要解釋清楚,「通貨膨脹(Inflation)」指的是「物價一連串穩定上漲的過程」,它指的並不是「鈔票越印越多,以至於流通中的通貨越來越多」的事實。

從19世紀以來,古典學派的總體經濟學建立在1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上,那就是「供給自創需求(Supply creats it's own demand)」的賽伊法則(Say's Law),這派學者認為有多少的供給就會有多少的需求,在長期間供需一定會相等的,所以長期間應該也會有1個均衡的物價水準。至於短期間的物價波動,是需求面在試圖找出1個長期穩定均衡點之前,所面臨的短期需求過多或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問題。這種情況所產生的物價上漲,稱為需求拉動型(Demand Pull)的物價上漲。

18世紀末葉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開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經過了100年的技術進步以及資本的累積,人類開始具備大量生產的能力,這是亙古所未有的。然而人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大恐慌,隨後蔓延至全世界,人們開始發現大量生產的供給並沒有創造出足夠的需求,過量的生產導致產品價格慘跌,進一步導致工人失業工廠停工。後來我們都知道美國政府在羅斯福總統的領導下推行新政,大量推行公共建設以政府消費代替私人消費,以便創造出足夠的需求來支撐強大的生產能力,最有名的就是名為「新政櫥窗」的田納西水壩計畫。

也就在這當下,另1個耀眼的經濟明星昇起,這就是英國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他在1936年出版了「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這本經濟學巨著奠立了現代總體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後,奉行凱恩斯經濟理論的所謂凱恩斯學派,以新的凱恩斯法則「需求自創供給」取代了古典學派的賽伊法則。從此,如何管理「有效需求」遂成為總體經濟學的新顯學。
經濟學教室(2)-----全球經濟發展的歷程 

1930年代由美國開始的全球性經濟大恐慌,延續的時間不算短,一直到美國政府宣佈參戰之後,由於要提供各民主國家足夠的軍火設備,美國的經濟才真正的開始復甦。

二次大戰之後,世界各國忙於復員重建,對於各種物質需求迫切,雖然在大戰前美國具備龐大生產能量的經濟體系是造成經濟恐慌的重要原因,而且在戰爭中並沒有受到破壞,但是戰後世界各國的需求更加強烈,在這個階段有多少生產就會有多少需求,並沒有資源浪費或錯誤配置的問題,所以全世界的經濟都能穩定成長,尤其1960年代更是戰後經濟成長的黃金10年。

從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的1973年,足足有28年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內,由於世界各國對於「有效需求」的管理技術逐漸趨於成熟,遂使得經濟成長的目標大約都能在政府的控制之內。在當時甚至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長久以來困擾著人們的「景氣循環」已經獲得控制。

在石油危機發生前的那個經濟穩定成長的階段,有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菲力普,觀察了在一定經濟成長條件下失業率( 也就是就業率的反向指標)和物價上漲率之間的關係,兩者間形成負相關,這就是菲力普曲線(Phillips Curve)。 政府如果希望有較低的失業率(即較高的經濟成長率)的話,那就必須忍受較高的物價上漲率;反之,政府希望物價上漲率低一點的話,就必須忍受較高的失業率。換句話說,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存在著取捨 ( Trade-off ) 的關係,這兩者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只能選擇其一。當時的各國政府就根據這兩項經濟變數進行調控,而且確實也取得良好的成效。

1768年瓦特發明蒸汽機開始工業革命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
1929年美國經濟大恐慌開始蔓延全球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

如上所述,我們以五個經濟事件分隔出四段時間,從瓦特發明蒸汽機開啟了工業革命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這個時期,由於還處於工業革命的進程之中,世界各國的基礎建設以及資本累積大都仍未到達完善的地步,這段期間內基本上是處於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階段,所以「供給自創需求」的賽伊法則確實能夠合理解釋這個時間內的經濟現象。

1918年世界大戰結束到1929年美國經濟大恐慌蔓延全球的這10年當中,全世界有3個資本累積最發達的地區,分別是北美洲、歐洲以及日本,由於地緣政治權力分配的關係而處於緊張的狀態中,所以這些地區的經濟強國莫不全力備戰,因而極大的動員了全部的生產能力。因此全球部分經濟發達地區開始出現了人類史上未曾經歷的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局面來,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看到這個現象,遂建立了「需求自創供給」的凱恩斯法則。

從1929年美國經濟大恐慌蔓延全球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這段期間內全世界3個資本累積最發達的地區北美、歐洲、日本,其中的歐洲及日本遭受嚴重破壞,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局面隨又逆轉為總需求大於總供給。

從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的這段期間,最初由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提供歐洲各國重建所需的經費,日本也在美國託管下進行重建。隨著各國經濟的重建進程順利進行,全世界的總供給跟總需求都穩定成長,但基本上,需求自創供給已經成為普遍接受的法則。
經濟學教室(3)-----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發生 

接下來我們繼續從第一次石油危機談起,二次大戰之後經過了28年的重建,世界各國的生產體系都已經完全恢復。由於需求自創供給的觀念深植人心,大量生產與大量消費成為世人習慣的經濟模式,不過總需求的成長通常都能配合總供給成長的步調,供需之間並沒有太大的落差,所以經濟能穩定成長。

時間到了1973年,由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及各阿拉伯國家之間長期的紛擾,使得這些生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意識到以石油當作武器,來威脅親以色列的歐美各工業國家。油價從每桶2、3美元暴漲至10幾甚至20美元,這招果然重創了這些工業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經濟,造成世界性的嚴重物價上漲,許多國家的物價上漲率從每年溫和的2、3%飆漲到20、30%等等。這就是所謂的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

圖1是需求拉動型( Demand Pull )的物價上漲,圖2則是成本推動型( Cost Push )的物價上漲。兩者雖然結果都是物價上漲,但是形成的原因不一樣,對產出的結影響果也不一樣。需求拉動型的物價上漲是「總供給既定」的情況之下,由於總需求的增加所導致,結果是物價上漲,但所得產出也跟著增加。這種經濟現象其實就是從另外1種角度觀察的菲力普曲線。這裏所謂總供給既定的意義就是指,需求是主動的供給是被動的,只要有需求供給隨時都能供應得上。

而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是在總需求既定的情況之下,由於總供給的減少所致,圖2當中的總供給從SS往上移動到S'S',兩條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就是成本增加的部分,所導致的結果是物價上漲,但所得產出卻減少的現象,這與需求拉動的物價上漲導致產出增加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如果只是單純的如圖2所示,總供給線移動但總需求不變的話,影響還不是很大,最可怕的是由於物價突然暴漲後,進一步導致總需求線瘋狂劇烈增加,供需雙方互相牽引,進一步惡化了物價上漲的嚴重程度。

圖3所示就是指這個現象,由於總供給在特定的時間內有1個產出的極限,所以S所代表的供給線在右上方的部分是垂直的。當需求由D1上移到D2時,物價與產出都有增加;在移動到D3時,物價上漲的幅度加大,但產出的增幅卻減少;當需求線從D3在往上移動,所增加的需求只會增加物價上漲,對產出的增加沒有絲毫的貢獻。在石油危機發生的時刻,我們看到很多人瘋狂的囤積衛生紙,這種情形所顯示的需求曲線,已經大幅超越D3的位置,物價怎麼會不瘋狂上漲。

在兩次石油危機當中,經濟學家觀察到許多國家的總需求線都位於圖3所示的E3均衡點之上,物價持續上漲,所得成長卻停滯的所謂「停滯性通貨膨脹( Stagflation )」的現象。所謂的停滯性通貨膨脹,指的是所得成長停滯,而物價卻持續上漲(發生通貨膨脹)的經濟現象。

美國經濟學家拉弗(Laffer)為了替停滯性通貨膨脹尋找解決之道,提出了所謂的「供給面經濟學( Supply-Side economics )」,建議從增加總供給著手,使用一切可能的政經手段,讓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這樣在既定的需求之下,則物價會下降產出卻會增加,經濟既不會停滯產出又可以增加。理論上,這種學說可以說是對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的一種反動,但這只不過是1個短期間的時代產物,並無損於凱恩斯經濟學的歷史地位。


附加檔案 
class.gif

經濟學教室(4)-----供應經濟與消費經濟的區別 

兩次石油危機曾經造成1970年代的全世界經濟動盪,但是30年風水輪流轉,能源危機時的油價暴漲幾乎癱瘓全世界經濟,沒想到30年後,油價的再度上漲竟成為紓解全世界所面臨「通貨緊縮」的仙丹妙藥,所以我才說成也石油敗也石油。看來任何事情有其利必有其弊,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只要我們活得夠久,就能夠了解其中的道理。

經過能源危機的洗禮之後,時序來到了1980年代,二次大戰結束到這時已過了35年,戰爭的記憶已經很遙遠,這35年當中除了早期的朝鮮戰爭(韓戰),以及後來的越南戰爭(越戰)之外,並沒有其他比較重要的戰爭。而且這兩個發生戰爭的地區,戰爭之前的經濟發展程度相對很低,這兩次戰爭對全球經濟發展幾乎沒有影響。全世界經過35年的長期而大量的資本累積之後,全世界的生產能量以及財富的累積更是亙古所未有,從未經過戰爭蹂躪的美國本土生產能量持續累積,歐洲及日本的重建不僅早已完成,生產能量甚至遠遠超過二次大戰之前。

接著我們先從日本說起,日本是個島國,經濟資源貧乏,但是人口眾多,因此民族性裏面有1種深沈的不安全感,一旦它有能力就會向外擴張,尋求更多的經濟資源。所以日本人的儲蓄率一向很高,而且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跟中國人一樣。日本人另外還有1個特點,那就是極端的愛用國貨,外國商品很難搶佔日本市場。

在這裏我們還要先說明「供應經濟體系」以及「消費經濟體系」之間的區別。二次大戰之後,蘇聯及東歐各國以及中國大陸被關入鐵幕當中,他們過著所謂「計畫經濟」的日子,要生產什麼消費什麼都是由政府統一控管,而全世界其他國家所施行的是「自由市場經濟」,兩者間壁壘分明互不往來。

北美、西歐以及日本是3個最早實施工業革命的地區,也是資本累積最成功最發達的地區。但是北美以及西歐地區人們普遍接受的大量生產以及大量消費的觀念,日本人始終沒有完全接受。這種觀念差異的具體行為表現就是,歐美人願意進口別人的商品來消費,提供別人賺錢的機會;而日本人卻只願意出口自己的商品到別的國家,只想要賺別人的錢。所以雖然這3個地區同樣是工業發達地區,但北美及西歐是屬於消費經濟體系的一環,日本卻是屬於供應經濟體系。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到1960年代初期,日本以及遭受戰亂的歐洲各國的重建大約已經完成,接下來的1960年代,亞洲4小龍相繼崛起。當時屬於消費經濟體系的北美洲以及西歐的市場大約有6億的消費人口,那時抓住這個機會最早全力推動出口的國家,包括日本、台灣、香港、新加坡以及南韓等等共約不到2億的生產人口。以2億供應經濟體系的人口,去賺取6億消費經濟體系人的錢,當然可以賺得到。

但是自從十幾年前柏林圍牆倒塌德國統一,蘇聯解體東歐解放,以及中國大陸接受市場經濟之後,這個所謂的供應經濟體系與消費經濟體系的分野,已經不再那麼清楚。但是我們約略仍然可以算出,屬於消費經濟體系的仍然是北美與西歐的那6億人口,但加入供應經濟體系的國家地區卻大幅擴增,若舉其犖犖大者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東南亞國協各國(新加坡以外)等等共有大約超過20億的新增勞動人口,與我們競爭那6億的消費市場。這麼多國家搶著要賣東西給你,能賣到好價錢嗎?你國內的價格會漲嗎?

1980年代的日本,當時的供應經濟體系中還沒有出現新的競爭者,日本憑藉出口優勢大量賺取美金,外匯存底世界第一,當時日本經濟極度繁榮,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甚至寫了1本書,叫做「日本第一 ( Japan as no. 1 ) 」,高度贊譽日本的經濟成就。當時日本人趾高氣揚自信滿滿,甚至大舉進軍美國炒作紐約的房地產,買下了洛克菲勒大樓,此舉觸到了美國人的痛處。由於民族性的關係,日本人也酷愛房地產,當時日本的股價指數超過30,000點,東京的房價更是上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我還記得當時有1個報導內容是這樣的:如果以當時的市價售出東京的日本皇宮地區,所得到的價款可以買下當時的整個美國加州。房地產價格飆升到這種程度,間接也顯示出社會上的流動資金太多,可以投資的機會太少。因為基本建設基本上已經滿足,很少再有大型的投資機會,流動的資金只好去炒作房地產。

經濟學教室(5)-----日本的通貨緊縮 

大約在1979年左右,我當時正在讀大學,1項石破天驚的新科技產品發明了,那就是個人電腦。1個大學沒畢業的年輕人賈伯斯( Jobs ),和朋友在車庫裏搞出了1個新玩意,他把這個新產品稱為「蘋果電腦」,我相信當時他可能也不曉得這項發明竟然會改變了未來全球的經濟風貌。接著不久,另1個經濟奇葩也是大學沒畢業就出來寫系統軟體MS-DOS的比爾蓋茲( Bill Gates ),設立了微軟( Microsoft )公司。這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由於有了蘋果電腦以及系統軟體,個人電腦的發展一日千里。

在這裏我們不得不提到電腦界藍色巨人IBM,對發展個人電腦的貢獻。蘋果電腦發展初期,使用的是8位元的6502 CPU,計算能力跟記憶容量都有限,很多人只是把它當作電動玩具,根本沒把它當作是1部電腦。後來IBM公司覺得個人電腦沒有1個標準也不好,就召集了1組人員設計個人電腦的標準規格,完成之後還公開所有的技術文件,讓所有人可以無償使用。自從個人電腦有了標準之後,從此定於一尊,更是飛躍成長。由於IBM設計的電腦是採用英特爾( Intel )的80系列CPU,因而也造就了英特爾往後的成長茁壯。

民國70年初期政府曾經短暫開放電動玩具業者可以自由設立,一時之間電動玩具店如雨后春筍般充斥於大街小巷之中,製作電動玩具基板的業者也大發利市。然而電動玩具店藏污納垢嚴重影響社會風氣及安寧,民間反對聲浪極大,不久政府即收回成命不准設立,電動玩具基板業者剛好趁這機會轉而生產已有標準規格的個人電腦,從而奠立了日後台灣個人電腦生產王國的基礎。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政府的錯誤政策竟然造就了後來台灣的個人電腦王國地位,恐怕也是始料未及的。

1980年代,全世界股市大好,日股、台股、美股紛創新高,這時的電子產業還在萌芽階段,股市的重心都在傳統產業如鋼鐵、水泥、營建等等。我還記得1987(民國76)年我到台北匯豐證券報到,那時台股只有130家上市公司,新進人員都需要背誦股票代號,當時的電子業掛牌公司只有3家,那就是2301光寶,2302麗正以及2303聯電,接下去的就是2501屬於營建業的國建(當時沒有24)。當初可能誰也沒有想到20年後上市櫃公司竟然都是電子股的天下。

也就是由於日本沒有抓住1980年代電子產業發展的契機,而美國在硬體方面有英特爾,在軟體方面有微軟,接著又在軍方釋出網際網路( Internet )技術的推波助瀾之下,1990年代美國經濟極度繁榮,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即使緋聞官司纏身,但因大家都賺了錢而不去計較總統的私德,所以也能全身而退。相較於美國,日本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大量的資金積壓在房地產上,在房地產價格大跌之後無法變現週轉,此外,在電腦科技上又遠落於美國之後,都是日本經濟無法翻身的重點。

就在這10年當中,日本經濟體系還發生了1種極為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日本的整個貨幣流動陷入了經濟學上所謂的「流動性陷阱」,不論日本央行挹注多少的資金進入生產體系,這些新的資金活水卻無法週流活動,彷彿陷入流沙被黏住了般。這種現象在人類經濟史上極為少見,一時之間所有的日本經濟學家彷彿被繳械了般,全都束手無措,現有的各種經濟手段全都失效。而造成流動性陷阱的關鍵就在於「物價長期溫和穩定下跌的過程」的「通貨緊縮」的現象。

物價長期溫和穩定下跌的過程稱為通貨緊縮,然而通貨緊縮何以會對日本經濟造成這麼大的傷害,那是因為物價下跌,在長期間會造成貨幣購買力的上升,而原先物價之所以會下跌是因為經濟已處於不景氣當中,又碰到貨幣購買力上升,以前的100元現在可能可以買到103元的東西,那麼消費者就會發生延遲消費的情形。通貨被窖藏起來,這些貨幣彷彿是落入了陷阱一般,無法被流通使用。日本政府在這段期間內也採行過很多次的振興經濟方案,甚至把銀行利率降到0%的水準,但都無法解決通貨緊縮的問題。也就是說在這段期間日本所採取的財政政策或者貨幣政策,基本上都是沒有效果的。

我們也可以從經濟學理上去解釋什麼是流動性陷阱,各位可以去參考我在2月9日所寫的「貨幣數量學說與股市的關係」一文。M V = P Q 這個數學公式在總體經濟學的古典理論當中,是個非常有名的公式,它主要在探討貨幣發行數量與物價之間的關係。最近去世的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傅利曼(Friedman)就是專門研究此一學問的箇中翹楚,這也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這個公式當中,M 代表貨幣數量 , V 為貨幣的流通速度, P 為物價 , Q為商品數量。

假設M等於50,V 為2,P 為1 , Q 等於 100 , 也就是 50 * 2 = 1 * 100 。如果這個社會的貨幣流通速度 V 從2降到1,其他情況不變之下,商品價格 P 定會跌為0.5。貨幣流通速度在短期內通常不會變動,但在長期間如果持續往下降的話,就是陷入了流動性的陷阱。

所以我常常說,對1個經濟學家來說,物價下跌的通貨緊縮是沒藥可醫的絕症,面對通縮只有束手無策;然而物價上漲的通貨膨脹只是普通的小感冒,經濟學家對於治療通貨膨脹經驗非常豐富。那麼你一定會想得跟我一樣,「如果能把通縮搞成通膨,那經濟學家不就有用武之地了嗎?」後來美國政府真的就是這樣作,而且基本上是成功的。

經濟學教室(6)-----美國打擊通貨緊縮的大戰略 

我們都知道, 在過去的三四年中, 美國採取了弱勢美元政策, 美國強迫歐元以及日圓都升值, 甚至還一度逼迫人民幣也要升值. 雖然美國口裡不承認有所謂的弱勢美元政策, 但是實際作的卻是道道地地的弱勢美元政策. 何以美國要採取這樣的政策呢?

從美國政府對美元所採的態度來看,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 其實美國聯準會對於通貨緊縮有極其強烈的危機感, 美國看到日本陷入物價下跌的通貨緊縮之後, 雖然用盡了各種財政政策或是貨幣政策, 但不景氣經過了十年仍然無法擺脫, 有這樣的殷鑑在前, 美國怎能不警惕? 所以在經濟的大戰略上, 美國斷然的採取了弱勢美元政策.

從經濟學理來看, 一個國家如果貨幣貶值, 那麼從貿易對手國輸入本國的商品價格會上漲, 相反的, 一個國家如果貨幣升值, 那麼從貿易對手國輸入本國的商品價格會下跌. 從經濟學的術來說, 貶值會有輸入性的通貨膨脹, 而升值則會有輸入性的通貨緊縮. 美國不願意自己國內的物價下跌, 那當然要選擇輸入性的通貨膨脹了, 這就是何以在過去兩三年內歐元以及日圓會大幅度升值, 而美元會持續走貶的關鍵所在.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 在迫使歐元以及日圓升值的過程中, 起初美國尚無把握自身一定能免於通縮, 所以想拉中國一起下水, 要求人民幣也要升值, 如此則更可以保證美國國內的物價不會下跌. 這也是何以過去美國一直想要強迫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所在. 其實如果我們想通了這個道理, 甚至您也可以瞭解, 何以布希總統要在沒有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之下, 依然執意要攻打伊拉克, 

原因很簡單,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 也要重要的生產成本, 只要能控制油價, 就能控制生產成本, 使得最終產品的價格不會下跌. 當前的石油價格美國沒有影響力嗎? 當然不, 美國有數億桶的戰備儲油, 只要美國政府釋出部份, 就足以讓油價下跌. 現在又有伊拉克在手上, 油價高低美國怎會沒有置喙餘地? 不過, 趁著全世界一起炒作的時候, 當然也要回饋一些給支持自己政治獻金的德州油商吧? 所以, 您怎麼知道, 高油價不是美國政府故意搞出來的?

經過前面的說明後,相信絕大多數讀者都已經了解,過去這些年來美國政府的經濟大戰略最重要目標,就是避免美國經濟如同日本一樣陷入通貨緊縮的境地。只要想通這一點,那麼美國政府所採取的一連串政經措施,我們就可以了然於胸。比如說,為何要去攻打伊拉克、為何要採取弱勢美元政策、為何要強迫人民幣升值、為何容許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乃至於葛林斯班為何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將聯邦基金利率從5%降到1%。這一連串的措施難道只是偶然的?

從近兩三年來美日兩國面對通貨緊縮所採的動作及其結果來看, 屬於供應經濟體系國家的通縮壓力會明顯大於屬於消費經濟體系的國家, 美國這種消費習性根深蒂固的國家, 只要政府透過減稅等的措施, 就可以將消費激發出來, 但這些措施在日本就不管用了. 

從韓戰結束之後的廿世紀1950年代到1980年代,在這一段期間內,經濟學家所要面對的問題是通貨膨脹,他們完全沒有處理通貨緊縮的經驗。以至於當1990年代日本發生通貨緊縮,整個貨幣政策陷入「流動性陷阱」的時候,全世界經濟學家全都束手無策。日本景氣陷入通貨緊縮的時間超過十年,到目前才似乎好像勉強得以擺脫脫離通貨緊縮的糾纏。要醫治通貨緊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通貨緊縮變成通貨膨脹,那就有藥可醫了。君不見過去美國政府的許多經濟政策,就是在直接製造物價上漲,或是刻意製造有利於通貨膨脹發生的環境。

從經濟學理論來說,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需求拉動」,另一種是「成本推動」。我們在前文說過,當前是供過於求的時代,所以不存在對最終產品的需求拉動通貨膨脹,所以要製造物價上漲的環境,只有透過成本推動的方式。能源價格是製造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控制油價當然就能控制成本,所以美國佔領伊拉克,到現在已經四年依然還不願撤軍,同時放任石油價格的上漲。在在都是直接製造物價上漲。此外,中國大陸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工廠,這麼多新蓋出的工廠要製造工業產品,自然必須要有更多的原物料,如鐵砂、煤炭、銅,以及各種金屬等等。近年來,原物料的價格大幅上漲,跟中國對原物料的強烈需求有密切的關係。

由於原物料以及石油價格大幅上漲,「成本推動」確實使得廠商的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因此使得製成品的價格無法降低;但是由於加入生產的廠商實在太多,製成品供過於求,價格無法提高。製造廠商一則面臨製造成本的提高,再則面臨製成品價格無法轉嫁,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利潤被壓縮,利潤越來越薄,所以才有人說近年來是「微利的時代」。正因為利潤微薄所以才需要薄利多銷,否則無法生存,所以廠商們為了達成規模經濟儘量擴充產能,供過於求的情形越來越惡化。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近年來全世界的經濟面臨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狀況,那就是在商品的製造端,發生了需求大於供給的物價上漲通膨狀況;但是在商品的消費端,卻發生供給大於需求的物價下跌通縮狀況。這種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同時存在的現象前所未有,在可預見的未來,金磚四國以及其他新加入自由貿易體系的國家,將會蓋出更多的工廠,所以商品製造端發生通膨,商品消費端發生通縮的現象仍會持續。投資人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應該要如何投資呢?答案是「投資發生通膨的那一端」,股價的上漲不也是股票價格發生了通膨的現象嗎?

經濟學教室(7)-----20世紀的兩大經濟創新活動 

20世紀全世界兩個極大的經濟成長期間,第一次是在1920年代,以汽車工業的發展為主;第二次是在1990年代,以個人電腦工業的發展為主。奧地利經濟學者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為闡述經濟發展理論所提出的創新學說 (innovation theory),確實為這兩期間的經濟成長提供了非常良好的註腳。

1900年的美國,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幾乎所有人皆以馬車代步。1903年福特汽車公司成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到了1920年絕大多數的人以汽車代步,幾乎沒有人乘坐馬車。這是1個非常重大的經濟發展事件,汽車可以深入到各大街小巷,不像鐵路只能在鐵軌沿線發展,所以貨物可以暢其流,真正的物流革命開始了。當時人們稱1920年代美國經濟的極度繁榮現象為新時代( New Era )。如果以1903年福特汽車公司成立開始,到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來算,這一次的經濟創新成長活動歷時26年。

我們都知道1929年美國經濟到了最高峰之後華爾街股市崩盤,導致隨後而來蔓延全球的經濟大恐慌,在1933年不景氣最嚴重的時候,美國每4個工人當中就有1個失業。一直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美國經濟才真正開始從不景氣當中復甦。

1977年賈伯斯( Jobs )發明個人電腦,全世界開始進入了另一次的創新成長活動,以前1套設備動輒上百萬元,而且只能被供養在冷氣房裏面的電腦,竟然成為人人買得起的家用品,這又是另外1件重大經濟事件,資訊得以暢其流,資訊流傳輸的革命開始了。個人電腦發明後,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到了1990年代世界經濟在電腦科技的帶動下極度繁榮,當時人們稱1990年代美國經濟的極度繁榮景象為新經濟( New Economy )。2000年世界經濟景氣到高峰,隨後反轉而下。如果以1977年蘋果電腦公司成立開始,到2000年美國股市崩盤來算,這一次的經濟創新成長活動歷時23年。

汽車工業以及個人電腦工業都有相同的特徵,除了他們符合奧地利經濟學者熊彼得所說的創新學說理論之外,它們同樣都具備極為強大的產業關聯效果,包括向前關聯與向後關聯。所謂的向前關聯,就是生產這些產品所必須具備的零組件體系,而向後關聯是使用這些產品所必須具備的流通道路。要製造汽車,必須先具備冶金、橡膠、鋼鐵、機械、電機等等各種衛星工廠體系,除了汽車製造本身,它所帶動的上游產業體系的投資行為極為龐大;此外,有了汽車還要有道路才能行駛,建造全國的公路系統,也是極為龐大的投資。

要製造個人電腦,同樣必須要有上游產業體系的零組件衛星工廠,例如IC製造、封裝測試、CPU、記憶體、電源供應器、印刷電路板、主機板、連接線、機殼等等,這些投資也很龐大;此外,有了個人電腦還要有網路系統才能連線,建造全世界的網路光纖系統,也是很大的商機。

20世紀的兩大產業創新活動,造就了兩次極大的投資熱潮,也造就了極大的股市榮景。然而未來什麼時候才會有這樣的殺手型產品再度出現?值得研究。還有為什麼2000年的崩盤情況沒有1929年時的嚴重?這都值得探討。

經濟學教室(8)-----淺談美國金融風暴的來龍去脈 

筆者在證券相關事業任職時間達十九年餘,做過證券商研究部主管、自營部主管,在投信公司任職時間長達十三年,也做過研究部主管、基金經理人及投資部主管等等,甚至也擔任過某投信總經理。在這麼長久的時間中,我個人有許多深刻的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本文最主要想談的是美國金融風暴的來龍去脈,但是當中也會穿插一些個人的投資心得,所以這篇文章應該是篇以「宏觀」的角度來探討全球經濟大趨勢,但也會談及一些「微觀」的個人投資心得。

美國歷史上任職最久的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下台之後依然不甘寂寞,經常發表對時事的評論,對聯準會措施的批評也亳不留情,常使得現任主席柏南奇相當為難。最近幾天他又發出驚人之語,說美國當前面臨的金融危機是百年來最嚴峻的一次,言下之意,當然還是在責怪柏南奇領導的聯準會作得很差,不能跟他相比。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於葛林斯班下台後一再譏評時政臧否人物的行為,我個人頗不認同,雖然葛林斯班在任時,對於穩定美國經濟確實功不可沒,但美國當前的經濟情勢會搞成這個樣子,你葛林斯班就完全沒有責任嗎?說句不客氣的話,當前的病因全部都是你種下的,只是你運氣好,任期到了不得不拍拍屁股走人,把爛攤子丟給下一任去承擔,只是苦了這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出身,只會讀書但政治經驗不足的柏南奇。

讀者如果想要徹底瞭解作者個人對美國經濟的想法,建議您先從作者在去年二月份所寫的「經濟學教室(1)~經濟學教室(7)」這七篇文章讀起,這些文章一系列系統性的分析當前的經濟,看完了先前這些文章後,您會比較容易瞭解本文的分析重點,也才會對作者各項分析的基礎瞭然於心。

八年前(2000年)全球的網路泡沫吹大到最高點,那斯達克指數也在年初達到5132的歷史高點,當年底小布希當選總統,美國經濟政策的大方向就在小布希與葛林斯班聯手之下,有了一番與柯林頓總統在任時翻天覆地的大轉變,布希政策的最大重點就是:以弱勢美元取代柯林頓時期的強勢美元政策。讀者可以參閱數天前筆者所寫的「美元走勢探討」一文,當中有十餘年來的美元指數圖,可以清楚看出布希八年任期中美元都是弱勢的。

2000年網路泡沫的破滅,加上日本經濟長期陷入通貨緊縮的流動性陷阱無法自拔,激起葛林斯班的高度戒心,美國經濟如果只是陷入衰退問題還不會很嚴重,但如果也陷入通縮,那問題就很大了。所以從01年開始,葛林斯班毅然將聯邦基金利率連降了十幾次,從6.5%降至1%的水準。這個果敢的作為果然讓美國經濟起死回生,美股在02年觸底之後穩健回升,直到07年方才作頭向下,所以基本上這個策略應該可以算是成功的。但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也正是因為葛林斯班為了避免美國陷入通縮而大幅引導利率下跌,結果在如此低的利率水準之下,原本買不起房子的人也開始進場買房子了,次級房貸的問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茁壯,以致到如今的不可收拾。

次級房貸是一種為信用等級較差,無法從正常管道借錢的人所提供的貸款,它可以是汽車貸款,或是房屋貸款等等。由於借款者的信用等級較差,倒帳的風險較大,所以借款利率也比一般正常的貸款要高,而且常常是採用會隨時變動的機動利率,因此借款人要承擔的風險也比較大,當然,對於貸款商而言,他也要承擔比一般貸款要高的違約風險。當葛林斯班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的水準時,這麼低的利率使得原本買不起房地產的邊際客戶,也在貸款銀行大力促銷的低利房貸下,買起他們原本無法負擔的高價房地產,一時之間美國房地產景氣大好。但好景不常,隨著美國利率從1%逐漸調升到5.25%,使得房地產業受到相當打擊,房地產價格下跌,資產價值跟著大幅縮水。原本因房地產價格大好而受惠的次級房貸戶,再也負擔不起這麼高的貸款利息,以致違約不付貸款的情形愈來愈普遍,因而造成了影響深遠的次級房貸風暴。

各位要相信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道理,人有好壞二運(台語),同樣的,經濟景氣何曾不是如此。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幾乎讓亞洲各國一夕間淪為赤貧,十年後的今天,竟然發生了「美國金融風暴」,想起來真是令人不勝唏噓。次級房貸會衍生成為金融危機,除了葛林斯班是始作俑者之外,近年來在金融業大力發展的「衍生性商品」以及「避險基金」都是推波助瀾的幫兇。至於次級房貸的危機如何演變成為金融業的危機,文末有一篇轉貼的「什麼是次貸危機」,當中有非常詳細的說明。

在這裡我先說一個個人的心得:任何一個巿場或者一種商品,如果已經連續好了四年以上,那麼你就要很小心了,它的高點隨時都可能會出現,這時你要作的就是「貴出如糞土」,離開這個巿場或者賣出這個商品,是你一定要作的事情,否則你很可能會成為最後一隻老鼠。在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之前的兩至三年,台灣的投信業已經領受過類似的風暴威力了。

美國葛林斯班降息後,台灣的利率也跟著長線走低,結果台灣投信業的債券基金大受歡迎,因為投信業之前買的長期債券的利率較高,所以基金淨值的報酬率遠優於銀行的定存利率,結果是債券基金規模較大的投信公司大發利巿,基金管理費收入大幅成長。正因為如此,使得債券基金規模較小的投信也拼命發行新的債券基金,但是新基金投資的債券是利率已經下跌後的債券,已經無利可圖,結果債券發行商為了推銷其債券,便推出所謂的「反浮動債券」,它的利息是這樣訂的,比如 5%減6個月Libor利率,如果6個月Libor利率是2%,那麼5%-2%=3%,買這債券可以得到3%的利息。如果6個月Libor利率降為1.5%,那麼該債券就可以得到3.5%的利息。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刮取降息過程最後階段的那一點蠅頭小利,這種行為無異飲鴆止渴,因為只要利息一反彈,那麼這個數字很快就變小,如果Libor超過5%,那投資這債券是拿不到半毛利息的。

正因為反浮動債快速反應巿場的利息變動,所以台灣的投信公司在兩、三年前利率一反彈立刻受傷,不會拖到現在,在那一段期間內,國內投信公司為了解決反浮動債券的問題,最終整體投信業賠了近七、八十億元,而且是債券基金規模愈大的投信賠得愈多。這個經驗令我印象深刻,所以我說,如果我經營一家資本額百億的公司,那麼我願意請一位資深顧問,年薪千萬無妨,他可以每天吃喝玩樂兼遊山玩水,不到公司上班也可以,但是在重要的關鍵時刻,他要有能力給我提出預警,也能告訴我要怎麼規避風險。人的智慧絕對是有價值的,很多時候我們沒看過事情的發生,你就永遠不會瞭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乖離率介紹-----河流圖的基礎觀念

王氏william指標

MAO ( MA-osc )指標介紹